价值投资启示30:远离新股发行
大多数新发行的股票都在适宜的市场条件下销 售一对股票销售者适宜意味着对购买者不那么适宜。
------ 本杰明•格雷厄姆(Benjamin Graham)
2011年,面对IPO市场下滑和股票市场的疲软,美国IPO资讯网站 IPOdesktop.com分析师弗朗西斯•加斯金斯(Francis Gaskins)表示,“人 们在IPO市场嫌不到钱,这让他们心生怀疑。但是如果他们定价合适, IPO还是会取得成功。”知道了吧,“如果他们定价合适”就明确指出了对 股票购买者是不合适的。
从这点上看,新股发行价一般都偏高,原因不仅与股栗发行企业有关, 还与投行有关。事实上,企业上市后,投行可拿到募集资金的4% ~ 7%(真 是吓死人>,因此,投行尽可追求高定价。另外,由于偾券基金和银行理 财产品不能参与二级市场,所以这些机构也在追逐新股,嫌取新股上市后 的价格与发行价的价差。据报道,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,参与打新通常能 获得20%至30%的年化收益,而偾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3% - 4%,
«漫步华尔街》的作者伯顿•马尔基尔在书中写道:“首次公开发行股 栗的主要卖家正是这些公司自己的管理者。他们试图在本公司最为繁荣或 投资者热情最为高涨的时候将手头的股票卖掉。”
对于以追求髙定价为荣的A股市场,事实上追求高定价是十分可耻 的。上市交易之后的股栗走势就可想而知了。据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,从 2009年下半年IPO再次启动到2011年年底,A股一级市场共发行新股 730只(其中存续期超过三个月的有700只),上市当日破发的有103只,
占比14.11%,三个月后破发的有187只,比例高达26.71%,平均跌幅 11.48%,-年后破发的有166家,占比超过35〇/.,跌幅扩大至22.63%。
国内市场这样,国外成熟市场表现也十分糟糕。西格尔曾统计1968 年至2003年“黄金30年”期间美股长期IPO回报,近五分之四的新上 市公司表现不及一个有代表性的小型股票指数组合,其中近半数的公司收 益率比后者低了不止10%,超过1/3的公司低了 20%,而有1417家公司,年收益率低了 30%或者更多。
购买新股的投资者在取得较低回报率的同时承担了更大的风险,而且 往往IPO狂热之时正是股市泡沬严重之时。2007年的中国A股就是IPO 热得发烫的时候,而接下来的是大熊市,至今上证指数仍然没有超过6124 的离位,2007年上市的中国远洋、中国神华、中国石油就是典型案例,据 2007年12月27日安永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IPO在2007年达到新的高点,
募集资金创历史新高达2550亿美元,中国则在IPO交易数量和募集资金 额方面均排世界第一。上交所募集资金额达4178亿元,其中“H股回归”资金达3020亿元人民币,
然而,新股年年有,如何发行最为公平与稳妥,依然是中国股市永 恒的话题。对此,《喧哗与骚动一~新中国股市二十年》的作者阿奎写道:
新股增发再一次把一、二级市场的不公平拉大,如果我们的股市不能成为 活水,让烂掉的公司出市场,让优秀的企业进人市场的话,那么用股民血 汗钱去扬救一些已经丧失能力的上市公司,恐怕这种不公平永远无法补救,市场的“三公”原则也永远无法真正建立起来。